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临床护理> 正文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2年10月22日 09:00
字号:T|T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死率较高,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 9/6,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梗死后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其发病机制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本病后遗症较多,且大多数患者死于并发症,所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比较重要。

    护理评估
    1.健康评估:询问患者病史及起病原因,患者发病前是否出现情绪激动、兴奋,病前是否出现活动过度、排便用力,病前有无头痛、喷射性呕吐,有无高血压病史。
    2.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包括评估主要症状,出血部位症状特点。
    3.诊断性检查评估:其中头颅CT是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腰椎穿刺检查及血液检查可作为辅助检查。

    护理问题
    1.并发症:褥疮吸人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脑出血卧床相关联。
    3.潜在并发症脑疝、上消化道出血。
    4.其他问题:吞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
    护理目标
    1.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2.患者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护士随时监测消化道出血情况。

    护理措施
    1.护理中体会到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是协助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2.急性脑出血患者意识的变化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指征。颅内压增高的病员多数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详细记录,进行比较,以便掌握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3.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状态。
    4.严格卧床,满足患者生活需要。包括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5.做好并发症的监测,配合抢救。脑出血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应观察患者有无脑出血后引发脑疝的情况,随时监测并急救。另外,脑出血急性期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因此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6.治疗护理:应用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脑出血脱水药物首选甘露醇,甘露醇能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促进组织水平的氧转运,有利于改善脑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脑水肿。对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 m1以上和小脑出血量在10 ml以
上者均应考虑开颅清除血肿。对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室穿刺引流、经颅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
    7.健康教育:①避免诱因,保持情绪稳定。②控制血压,减少危险因素。③康复指导,肢体锻炼(包括中医中药的运用)。④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此外,要加强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收稿日期2012一03—27)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1999-2009 TH55.cn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